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课堂上,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环节,我们经常看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来自学生提出的问题)后,教室内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每个人都在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固定的小组代表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认为……”“我觉得……” 请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有关知识针对以上现象逐条做出评析。

【参考答案】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促关系,小组的组建是按照学生性别、成绩、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要体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每小组有一名小组长,负责活动的有序开展。小组内的各种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
本材料中:
(1)“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不符合“异质分组”的原则;
(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在发言”这说明小组活动缺乏一定的规则,即缺少“你说一我听”这一典型的策略。
(3)“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4)“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没有做到合作学习中要求的角色要轮换担任的规定;
(5)“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这说明学生自我意识过强,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热门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