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政府鼓励高校向公众开放图书馆,但有学校因为安全问题和场地做出了一些限制。市民反映图书馆对开放时间、开放区域、借阅范围、入馆人数等都设置门槛条件,请问你该如何应对解决市民的诉求?
【参考答案】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是对知识共享的延续、拓展和深化。作为政府的工作人员,面对市民读书受阻的诉求,我会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处理:
首先,全面了解情况。其一,发放网络问卷了解学生、市民在图书类别、阅读时间等方面的需求。其二,实地走访高校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开放条件、借阅服务、场地规划。其三,召开座谈会向高校负责人了解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对外开放管理措施,并将收集到的诉求进行反馈,共同制定合理的开放方案。
其次,着手解决民众诉求。第一,灵活安排开放时间,采取延时服务和错时闭馆方式。在备考期、周末等高峰期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与区域内其他高校图书馆错开闭馆时间,以便在书籍归整的同时,确保市民有书可读。第二,合理设置开放区域,开辟专用场地和精准开放类别。在图书馆开设“研讨区”、“借阅区”、“备考联盟区”等功能性区域,从而满足学生、市民不同的进馆需求;同时,根据不同的图书类别需求,在不同功能区域摆设不同图书类别,并适当增加热门图书的数量。第三,扩大图书的借阅范围,规范借阅手续并开放电子书籍。市民凭借身份证办理借阅卡,图书管理员采取临期短信提醒,逾期网页公示的方式加以惩戒;同时,开放电子图书数据库,打造虚拟图书馆,让市民通过高校网站查阅所需材料。第四,科学控制入馆人数,采取网络预约和实名采集的方式。在备考期通过网络预约座位限制人数,满足学生温习的需求;同时,让市民凭借“身份证+现场拍照采集”方式,最大限度保证入馆安全。
最后,处理好此次事件后,我也会进行反思。建议领导通过开设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专栏的方式拓宽群众的反馈渠道,搜集民意;同时,创新公共服务的方式,引入信息化技术的手段,更好的为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