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 根据课程“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教学片段回答如下问题: 片段一:具象艺术是如何传达艺术家创作意图的? 老师:播放国歌,创设情境,展示图片《开国大典》。提问:这幅作品表现什么样的场面? 学生一:这是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一个场面。 老师:你怎么知道的?(顺向诱导) 学生一:因为在画面的中心塑造了人民领袖毛泽东的庄严形象,他正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说明了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画面上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领导人物的脸上也因此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学生二:作品具有喜庆的气氛,如:红地毯、红柱子、红灯笼、远处的红旗和蓝色的天空、黄色的菊花、远处的绿树,这些鲜艳色彩不仅对比强烈,而且营造了喜庆、庄严的气氛。 学生三:拍摄的《开国大典》的照片和董希文的作品《开国大典》并不完全一致。 老师:很好!拿照片与油画作品比较,观察得很仔细!有哪些不同呢? 片段二:在抽象艺术中艺术家是如何体现他们的创作意图的? 老师:各组同学以蒙特里安的作品《红、黑、黄、蓝构成》为例。 学生一:此作品是冷抽象,画家用最简单的形、色和线构成这幅作品。他认为艺术作品应采用最简单的形和色。矩形是一切图形中最简单的形状,三原色是色彩中最基本的单位,不可再分解,直线则是线条中最简单的。三者的结合,造成了最平衡、最和谐的形式和内容。 学生二:作品中没有事物、没有人物、无冲突和矛盾、无感情和思想。五种颜色全被黑线分割,形成面积大小不等的矩形方块,画面给人简洁、冷清的感觉。 本组代表总结:根据我组人员的回答由此得出:抽象艺术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构成关系来传递艺术家对事物的认识。蒙特里安的作品《红、黑、黄、蓝构成》就是用水平线、垂直线及三原色构成.给人一种简洁、冷静、稳定的感觉。 片断三:各组均已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请同学们互相评价哪组最好。(同学们活跃参与,争论较为激烈,最后评出具象组最好) 问题:从教法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了情境教学法、提问法、对比教学等,该老师通过播放国歌渲染班级氛围,并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观察《开国大典》。这种创设情境及提问的方法能很快地吸引学生,并弓1起学生的思考。对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对比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不同美术的表现形式,同属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分组进行教学。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案例:以下是高中美术绘画板块“版画”的教学片段,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授课对象:高二年级学生教学目标:了解版画的起源及分类,初步掌握一至两种版画的制作方法。教学活动片段一:学习版画的起源及分类课件出示版画起源的标题和文字介绍,教师进行阅读,并让学生进行齐读。紧接着课件出示版画的分类:凸版画、平板画、孔版画、综合版画、电脑版画,教师通过文字和语言进行介绍,学生听.然后让学生齐读版画的分类。教学片段二:学习版画的制作方法课件出示版画的制作方法:(1)木版画的定义;(2)木版画的分类;(3)制作步骤:绘稿、板材整理、过稿、刻板、选纸、准备印刷材料、点彩、上色、铺纸、压印、干燥、整理。教师进行讲解,然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学片段三:课堂评价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黑板画墙上,首先向同学介绍自己制作和设计的经验,然后评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问题:(1)你认为教学活动片段一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对版画的认识和了解?为什么?如果是你来教学,你会采用哪些方法? (2)在学习版画的初始就安排学习制作木版画你认为是否合适?为什么?教会学生制作版画除了讲解外还需要用哪些方法进行教学?(3)你认为这节课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否适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