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答题

(资料)给定材料:资料一:“各位爸妈,教书节临近,为感谢老师对孩子们的辛苦培养和无私付出,建议大家给语文、数学、英语老师专门送一份感谢礼物!老师们辛苦,去年的标准不高,今年标准提高些,各位爸妈可有意见?”“各位家长,新年将至,为了感谢老师们一年的努力,打算给班级十老师送温暖,大家建议商议下买点什么合适?”“各位宝爸、宝妈、这两天看到孩子们统一穿着的校服西装、套裙非常整齐靓丽,我有个建议想与大家商议,我们能否出点钱给老师们买几套西装,表达一下全体家长的心意。……
家长李明透露,他们有一个班级家委会微信群,成员全是孩子所在小学班级同学的家长,群主是班级家委会的“委员长”,微信群的功能有一项就是讨论如何给老师们送礼。“群主只要逢年过节就号令大家集体送礼品,且连续不断、节节攀升。”李明说,因为是在微信群里公开报名和征求意见,有的家长不敢不表态,怕传到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那里对孩子不好。无独有偶,对南京一家长丁蕾而言,每年用于孩子老师的送礼费已经成了她的固定开支,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孩子读幼儿园起就开始给老师送礼,逢年过节送卡,上小学后以送东西为主,家委会每年教师节也会组团送礼。
据了解,这种潜规则绝非一校、一地所特有,家长在老师第一次上门家访时要“表示表示”,假期要“表示表示”,教师节要“表示表示”。除了直接送礼、送钱外,不少家长还吐槽:一些老师在朋友圈发自己兼职代购的化妆品、买保险等各种信息,暗示家长购买;有些老师违规开办各类辅导班......
材料二:有教师认为,家长和老师之间有人情往来,收点礼品,既难以拒绝,也不是大事,针对教师违规开办辅导班,有教师认为,这属于市场行为,所得报酬为正常劳动所得。
事实上,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伦理遇到的腐败报告》,这些案例大多属于腐败行为,按照这份报告给出的“定义”,教育腐败的本质也是钱权交易,除了不合理的收礼之外,还包括教师利用自身地位,从学生处获得特殊利益(包括性行为);教师故意教的不好,迫使学生求助于其来做私人家教;教师向家长施加压力,迫使家长送孩子去其开办的辅导班学习等。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邓曦泽认为:“在现代的功利教育中,教育主要是靠公共资源和国家财政支持,学校的用地和设施以及教师的工资等都主要靠公共财政支持,因此,在公共教育中,教师所掌握的教学能力和可调配的教学资源都属于公共资源,具体包括:给予学生成绩的权力,向学生分配回答问题和提问的权利;表扬学生的权力;给予学生奖励的权力;在一定范围内批评和惩罚学生的权力;给学生安排座位的权力;以及各种各样的机会。”因为教师掌握的资源都是公共的,没有权利利用公共资源来谋取私利,学生送礼,老师收礼,实际上是行贿受贿关系。
一位律师在接受采访时也持有相同观点:根据《刑法》,公办教师累计收受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就可认定为受贿罪(针对国家工作人员);私立学校的老师情况相同的,则属于一般商业贿赂,可参考国企、公司员工受贿罪判刑。并且,在送礼收礼的过程中,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观念:通过送礼就可获得某些机会,视教师收礼为合理这种观念实际上是对行贿受贿的鼓励和支持,并且这种观念是潜移默化的,人们至今未对此进行反思,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可以收礼物的“尊师”观念乃是腐败的重要温床和催化剂。
材料三:“老师现在都很现实,送比不送要好很多。”丁蕾说“一个班那么多孩子,老师没有精力都照顾那么细致,送个礼让老师对孩子有印象,能上点心。”小学生家长王燕补充说:“只要家长表现的好,孩子马上就有甜头,当个班级小管理员,被表扬,等等。
如果家长稍微提点意见,孩子马上就会被边缘化,不是公开批评,就是把座位调整到边边角角上。有名学生透露,以前由于未报名某老师开办的辅导班,他在班上经常受到老师的冷嘲热讽,称其“不上进”。“自从进了老师办的课外辅导班学习,他对我的态度好多了。”据了解,有些老师习惯了被家长“放在眼里”,甚至会暗示家长家长对其“表示表示”,有些家长自身信奉“不送礼不好办事”,选择主动成为“糖衣炮弹”,有些家长虽对这种“表示表示”深恶痛绝,但不得不随大流,因为“不送礼,心不安”“谁也不想用孩子当赌注,赌不起”。
正是在这样的群体心态中,更荒诞的事情发生了:浙江杭州某校的一名班主任以“家里有事儿”,“朋友注册公司”为由,向11名学生家长借款,共计72万元。
据调查,除了向家长借钱之外,这名教师还违规开设课外辅导班、体罚学生等,最后被学生家长实名举报。该地教育局核实后,认为该名教师违反了职业道德和事业单位人员廉洁从业要求,处以行政记过并要求调离该校。
材料四:为了杜绝“师腐”乱象,在浙江、安徽等地,一些学校开始主动在教师节前群发短信给家长,声明绝对不收礼。还有学校校长在门口挡护,不让学生、家长带鲜花或者礼物进校。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每逢教师节前夕,请学生转交给家长一封信,信中表达“不收礼承诺”“不体罚承诺”“微笑承诺”等。“好老师应该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念传授给学生,”崇文实验学校校长俞国娣表示。“80后”家长沈瑶说,这几年各地老师也没少发起“不收礼”的倡议,反而是来自家长们的纠结一直没有解开。要打破这个怪圈,关键还在于家长们自己。
在浙江,也有家长在网上发起“不要用送礼的方式侮辱教师”的号召,得到很多家长的响应。“身为家长,一方面要求老师为人师表,一方面自己却做出侮辱这个职业的举动,很不应该。”“不送礼”活动发起者之一、网名为“慈城沙泥蟹”的家长告诉记者,他坚决不给老师送礼,也希望能与众多家长共勉。
在响应“不送礼”的同时,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不少家长纷纷“支招”——“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就是:孩子,你按时完成作业;家长,你适当抽点时间检查一下孩子的学习”;“多和老师沟通,不要觉得把孩子放学校了就全是老师的责任”;“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材料五:近日,承德双滦区开通了“师腐监督”微信公众平台,借助群众的火眼金睛,对广大教师进行有效监督,有效预防和遏制教师“微腐败”问题。
平台开通后,第一时间将微信二维码张贴在全区各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超市、广场等醒目位置,邀请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扫码参与关注。关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文字、图片、语音等形式对教师“微腐败”问题进行监督。
该平台实行专人值守,24小时在线收集信息。对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性质比较恶劣的问题线索,由区纪委直接查办、领办。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制度,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同时加大对教师“微腐败”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强化警示震慑效应,推动小平台发挥大作用。
材料六:其实,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每逢节日,学生们总会送些礼物给老师,以感谢老师对他们的栽培。但是,在国外的不少国家,教师收礼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
美国对于教师收礼有规定,且每个州甚至每个学校,对于老师收礼都有严格的要求。以纽约市来说,每名学生的礼物价值不得超过5美元。教育部门不仅限定了礼物的价值,还强调学生们送老师礼物应该遵循“自愿且廉价”原则。
学生可以送一枚自制的贺卡、一张写有感谢话语的照片;买一份小礼物,例如一束鲜花、一根发带来表达学生的心意;手工作品,可以是工艺品也可以是烘焙小点心,重点是必须自制,这样更能体现出感恩之情。
此外,按美国学校的规章制度,老师不能接受家长或者学生请客吃饭,一旦被发现,老师很可能就被辞退。在美国人看来,吃了家长的饭,很可能影响老师对孩子的判断,可能出现偏袒现象。
在德国,教师接受学生或家长赠送的礼物价值合计不能超过10欧元(约合75元人民币),超过10欧元算受贿,如果学生很想送老师小礼物,法律也是允许的。比如送花,大束是违规,小束才算合法。
澳大利亚则规定,公立学校员工和各州教师不得收取价值超过50澳元(约合人民币210元)的礼物,收贵重礼物算受贿,除非老师付钱。因为无法准确估价,老师们大多要多给一点,免得比礼物的价值少了。因为如果给少或者没有付钱,就会受到廉政公署调查,老师们可能因受贿而丢了饭碗。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每逢佳节学生们总会送些礼物给老师,以感谢老师对他们的栽培,一概禁止送礼不符合人之常情,送礼一旦超过必要限度,就会演变成腐败和攀比,请就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构建和谐教育环境,写一篇文章,提出对策建议。
要求:
(1)题目自拟;
(2)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3)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4)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只做参考努力寻求师腐难题破解   重视和谐教育环境构建
——谈教师节送礼现象 教师节送礼,在很多人眼中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控制好度,往往会走向道德的背面,成为腐败和攀比行为的温床。无论是国内教训吸收和国外经验借鉴,都指向一个鲜明的方向:要旗帜鲜明地对教师节送礼现象说不,通过努力寻求师腐难题破解,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给老师送礼,是对潜规则的妥协,更是对自我道德底线的僭越。近来很多家长私自建群,商议发红包,更有甚者专门成立家委会组团送礼,这都是倡导廉政建设的当下所不能容许的。
严守公共资源底线,维护教育道德伦理。教育腐败的本质是钱权交易,教师不应该利用自身的地位,从学生处谋求特殊利益。中国的基础教育,基本属于公共资源支撑的教育,教师就更加没有资格借用公共资源谋取私利。 转变传统“尊师”观念,对行贿受贿坚决说不。以往,家长和学生会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通过送礼可以获得机会,这个过程潜移默化改变了很多人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并没有得到纠偏和反思。最终导致的是滋生腐败,这实际上是对教师的巨大伤害和无休止纵容。
建立群众监督渠道平台,形成强大警示震慑效应。应该积极通过发动学生、发动群众、发动家长,对于身边发生的教师腐败行为积极举报,通过对典型案件 的处理、曝光,形成震慑效应,让更多的老师能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建立健全送礼规章制度,严厉打击违背廉洁从业要求行为。对于教师收礼行为,应该坚决反对,但也应该拿捏一种度,让老师和学生有情感交流的机会,同时对于违背制度要求的人,进行严厉处罚,既让孩子能够感谢师恩,又不能滋生出腐败行为。
正面引导家长行为,消解家长纠结顾虑。应该积极通过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消除顾虑,能够解开纠结,不再给老师送礼,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师腐,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通过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提高个人人格品质,最终把正确的道德观念传递给学生。
一起努力,构建校园的绿水青山,让教师更纯粹的把课上好。

热门 试题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