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题

某项目部承担了一项强度等级为C40 的现浇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任务,技术员根据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获得了监理工程师的批准,见表3-1。该结构在夏季进行施工,拌和站配置的拌和机每盘搅拌量为2m3,混凝土由罐车运输,吊罐入模。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项目部对本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进行了温控设计,确定用冷水拌合,拌和站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在出料口的温度可以达到要求,同时还采取了其它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措施。施工过程中,某一班次拌制混凝土前,试验员对骨料的含水率进行了检测,测得粗骨料含水率为1.5%,细骨料含水率为2.5%。技术员据此检测结果按配合比计算拌合料的配料数量,确定了每一盘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称量示值,保证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数量准确。该结构的混凝土立方体28d 抗压强度验收批试件共有6 组,这6 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见表3-2。
表3-1 C40 混凝土配合比

表3-2 混凝土立方体试件28d 抗压强度汇总表(单位:MPa)

问题
1.写出混凝土配制的基本要求。
2.计算上述班次拌制一盘混凝土所需各种原材料称量示值。(计算结果取两位小数)
3.计算6 组试件的28d 抗压强度标准差。(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取两位小数)
4.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选择的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施工措施还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混凝土配制的基本要求为;
(1)所配制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
(2)所配制的混凝土应满足......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未分类题
某船闸建在淤泥质河床上,选用土石围堰形成无支护基坑,在基坑内施工船闸结构,船闸结构施工工期2 年,要经历2 个雨季。上游围堰顶标高+7.5m,河床最低处标高-5.0m;下游围堰顶标高+6.5m,河床最低处标高-5.5m。上下游围堰形成后,上游设计高水位+4.0m,平均水位+1.8m,设计低水位+0.3m;下游设计高水位+3.0m,平均水位+1.5m,设计低水位+0.1m。围堰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止水,基坑汇水面积为50000m2。编制施工方案时,工程队配置了排水设备,以便及时抽出基坑积水,为结构混凝土施工创造了干施工条件,当地降雨量统计数据见表5。施工过程中,为了检查围堰结构质量,对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体进行了钻孔取芯,检测强度,在确认搅拌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后续施工。工程队在选择混凝土浇筑工艺时,比选了吊罐和泵送工艺,确定选用吊罐工艺。船闸闸首混凝土结构设置了后浇带,其浇筑时间设计未作规定。施工中,在浇筑完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后,进行了沉降位移观测,根据观测数据分析,两侧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25d 后闸首结构已沉降稳定。船闸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进行了温控设计,采取了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温控标准的措施。在典型施工中,对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和表面最低温度进行了监测,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曲线见图5。表5 当地降雨量统计数据表图5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曲线问题1.写出深层水泥搅拌桩的主要施工步骤水泥搅拌桩的钻孔取芯至少宜在成桩后多少天进行2.设计条件下,计算出上下游围堰中迎水面每延米承受的水平向最大水压力。(水的重度γ=9800N m3)3.计算基坑径流排水量及需配备的排水设备的最低总额定排水能力。4.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温控标准,给出图5 中b、c 点对应时间的混凝土表面最低温度控制值。此时,如环境气温骤降,为满足温控标准需采取哪些措施5.分别写出适合吊罐工艺和泵送工艺的混凝土坍落度范围和粗骨料级配要求。后浇带混凝土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后至少多少天可施工6.在水运工程建设项目重大事故隐患清单中,围堰施工隐患易引发事故的类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