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明确的发展目标,这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体系的创新性概括。从根本上说,也就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凝聚社会力量,不断消除社会矛盾中的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实现社会进步的现实的实践过程,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目标的统一。这些新的发展变化对我
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实事求是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积极性,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4)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