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自秦始皇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王朝后,历代统治者为了管理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其管理系统必须大大加强纵向沟通,即由统治者发出指令,经过沟通渠道,将指令传递给朝廷百司和各级地方官衙,付诸实施,再由朝廷百司和各级地方官衙将实施情况通过沟通渠道,反馈给统治者。沟通渠道担负的职能是:将统治者的指令以文字拟制成各种公文,或以口语传达给接收者,并通过调查、了解等方法将指令实施情况拟制成公文,或以口语反馈给统治者。沟通渠道的表现形式就是中央秘书机构。因此,中央秘书机构是封建王朝政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辅助机构,王朝可以更迭,帝王可以废立,它却始终存在,使封建国家机器得以连续运转。它从事着公文拟制、处理、命令传颁、调查研究、情况上报等具体事务,与象征性的皇权相对照,它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务性的办事机构。实务性成为秘书机构的一个重要性质。
这一性质决定了秘书机构的组成成员必须是实干家,而不是空发议论的清谈家。历代中央秘书机构吸收的成员,或是子承父业、弟承兑业、代代积累起经验的世袭秘书官吏,或是以科举考试等形式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以保证它的业务素质。这些秘书官吏在长期从事大量实务性事务中,使其专业水平日益增进,经验越来越丰富。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既熟悉了统治者的决策意图、方式,又熟悉了执行机构的实施方式、技巧,培养了参政、理政能力,使每一个王朝的中央秘书机构总是由弱至强。
这样,历代中央秘书机构在皇权强盛、皇帝直接指挥政务时,它一般只从事公文收发、命令宣达等事务,附属性明显,服从性很强,职权较弱;当皇帝无法处理全部政务,将越来越多的公文拟制、初阅、处理及交办事项委托给它时,它的职权开始扩展,机构扩大、人员增加,地位、作用也随之提高;当皇权衰弱时期,它的附属性、服从性减弱,独立性增强,遂逐步以自己的能力部分或全部地替代了统治集团中的决策、执行职能,插手政务,导致职权膨胀。象征性的皇权总是由强转弱,实务性的秘书机构总是由弱转强,这对矛盾的双方呈反比同步发展。当皇权衰弱,秘书机构职权膨胀时,统治集团经过激烈的内争或战争,推举出中兴之主或开创新王朝后,再度强化皇权,将已膨胀的秘书机构转化为政务中枢或解散,重新设立起附属性、服从性很强的秘书机构。由此,又开始了下一轮的循环。如此循环往复,就形成了规律性的“膨胀回位”的怪圈。尽管封建统治者力图吸取前朝的教训,采取种种措施,试图制止中央秘书机构职权膨胀,消除这一怪圈。但是,由于他们无法解决这对矛盾,其结果,至多只能延长某一个周期,而始终阻遏不住这怪圈的旋转循环。